当前位置: 首页 >> 全国职教信息 >> 正文

    思政课教师如何提高课堂吸引力

    发布日期:2023-09-07 11:07:50 作者:  编辑:管理员    点击:

    作者:陈瑞欣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关键在教师,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如何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有效达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我们需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一是着力提高思政课教师基本素养。思政课教师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的要求,做到“六要”。第一,政治要强。思政课教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坚信共产主义一定可以实现,坚信社会主义一定可以战胜资本主义,这样才能有力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第二,情怀要深。思政课教师要有家国情怀,要树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把浓厚的家国情怀传递给学生。思政课教师要有传道情怀,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火种,让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照耀人间,使人类走向大同世界。思政课教师要有仁爱情怀,把对家国、教育、学生的爱融为一体,让学生爱上思政课。第三,思维要新。思政课教师要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实事求是地看待问题,对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第四,视野要广。思政课教师要运用扎实丰富的知识视野让学生信服,运用宽广的国际视野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中外比较,运用深邃的历史视野引导学生进行长历史视角的古今比较,在古今中外的纵横比较中坚定“四个自信”。第五,自律要严。思政课教师要遵守教学纪律、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播正能量。第六,人格要正。思政课教师要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学识魅力赢得学生,用语言魅力吸引学生,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成为深受学生爱戴的人。此外,思政课教师应该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深入学习、潜心研究,熟练掌握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这样才能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教师还应坚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提高教学研究能力和授课水平。思政课教师要做新时代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二是注重调查研究,因材施教。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有利于螺旋式上升培养青少年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夯实意识形态安全根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应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问题。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应以问卷调查、访谈、提意见和建议的方式,在开学正式上课前、学期中、学期末分别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掌握程度,根据学生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思政课更有针对性和吸引力。学期末时要对一个学期的教学进行反思,形成清晰的教学改进方案。思政课要让学生能更加直观地感受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伟大征程的艰辛历程、艰难困苦,从而会自觉驳斥网络上充斥的错误思潮、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增强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进行教学改革中,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政治引导,把政治性放在第一位;要坚持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直面错误思潮,直面学生问题,在思辨中辨明真理;要把思政课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在一起,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政课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相统一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课堂讨论进行正确的引导,总结提炼,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三是加强对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一体化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要针对青少年追求政治进步的“人生三部曲”进行积极政治引领,利用大中小学思政课堂引导青少年入队、入团、入党相衔接,形成对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的一体化。小学思政课教师要对小学生进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小学开展讲党史故事、学先进模范的活动,引导少先队员对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从小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志向。中学思政课教师在思政课上引导学生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完成从少先队员到共青团员的身份转变,引导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初步的理解和认识,为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打下初步的理论基础。大学思政课教师在思政课上引导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完成从共青团员到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身份转变,不仅政治入党而且要思想入党,加强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原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厚植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情怀,成为理想信念坚定、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人才。

    (作者系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研究”[22ZDA036]成果)

    作者:陈瑞欣

    《中国教育报》2023年09月07日第7版 版名:理论周刊·学校教研

  • 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
  • 山东省学校安全问题"随手拍"
版权所有@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地址:山东省单县开发区学院中路|招生办公室:0530-4682038,4682198 |党委办公室:0530-4682009,4682004|鲁ICP备12013444号

鲁公网安备 371722023719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