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烟台职业学院构建起“全主体融入、全要素融合、全链条融通”的产教融合新生态,与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密切联系、协同育人,全方位提升学生素质,为学生畅通求职道路,帮助企业创造实实在在的效益。与此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中外交流合作,服务国家大战略,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职业教育力量。
锚定技能成才 打造学生成长的“筑梦场”
在烟台职业学院的3D打印技术创客实践中心,车载音箱外壳等各类产品和3D打印模型琳琅满目。“这是学校智能制造专业的重要场地之一,配备有专业的实操设备,同学们在这里可以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付诸实践,为参加工作后迅速进入状态奠定基础。”中心负责人肖凤艳说。相似的场景在学校中有很多。在智能新能源汽车整车实训中心,学生可利用企业现有产线的新能源汽车进行故障诊断培训;在船舶设计研发中心,学生可依据当下船舶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进行船体、管路的三维建模……“通过实训学习,我们接触了最新的技术,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来自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一名学生说。
烟台职业学院坚持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使他们在职场中具备核心竞争力。烟台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邵侠表示,学校坚持“引企入校、真实场景、实战演练”的思路,为学生成长成才、高质量就业提供了坚强保障。学生通过实战演练,提升了技术水平,力争实现一技在手、一生无忧。与此同时,学校还注重以竞赛推动学生技能的培养。毕业生高林2010年7月在汽车工程系汽车装配与制造技术专业毕业后,进入了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工作,现任一汽解放青汽公司整车调试技能师。他参与制造100多万辆汽车,获得“中央企业技术能手”“技术状元”等29项荣誉称号。
“我现在的成绩,很多要归功于在学校时期参加的各类技能比赛。在比赛中我得到了充分锻炼,也取得了不少好成绩。”高林说。截至目前,烟台职业学院累计获得国家技能大赛奖项160项、省级技能大赛奖项840项,打造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烟职品牌”。“参加技能大赛不但要熟练掌握专业技能,更考验毅力与匠心。所以很多从技能大赛出来的学生,早早就被知名企业‘预订’,炙手可热。”邵侠说。
产教深度融合 打造职教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根据地”
“我们的大直径钢桩吊运技术研究项目,解决了蓬莱巨涛海洋工程重工有限公司风电项目吊装及运输核心技术问题,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500万元。”采访过程中,烟台职业学院交通工程系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王影东对记者说。近两年,烟台职业学院发起成立智能协作机器人、高端海洋油气装备、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建造与运维3个全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及海洋工程、清洁能源、绿色建造等7个烟台市产教融合共同体,立项烟台黄渤海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万华产业学院、比亚迪产业学院等13个产业学院,覆盖全国212所中高职院校、92所本科院校、134家科研机构、1500余家企业。
其中,在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中,学校在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设立万华订单班,依据企业需求定向培养人才,累计为万华集团培养540余人。万华班的学生可获得由万华集团提供的万华奖学金和助学金,毕业入职后年薪可达14万元。同时,双方还共建实训基地,以培养化工行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将人才培养、教师专业化发展、实训实习实践、学生创新创业、企业服务、科技创新等功能有机结合,打造了实体性人才培养创新平台,预计每年可为企业节约培训成本和招聘成本近千万元。
“基地除了面向化工专业的在校生开展实习实训,还面向烟台化工企业从业人员开展职业素养能力提升培训。基地分别与烟台四个化工园区签订了委托培养框架协议书,每年开展化工安全生产培训。”基地负责人刘哲林说。“学校通过打造‘政行企校四方协同’一体化育人体系,构建了‘全主体融入、全要素融合、全链条融通’的产教融合新生态,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烟台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陈新姿说。
面向国际面向未来 打造职业教育服务国家大战略的“试验田”
近年来,烟台职业学院积极推进乡村振兴等国家大政策和大战略,将发展职业教育的方向置于更广维度。2023年,学校成立国际交流与合作部,在课程改革、学术交流、教师互派等方面探索创新,初步形成语言、文化、技能“三位一体”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格局,已累计培养来华留学生400余人。据介绍,学校依托与巴基斯坦信德省职教局、梅赫拉布布尔省立技术学院的良好合作关系,结合物流专业特色和部分中资企业“走出去”需求,建设巴基斯坦“班·墨学院”,精心组织设计“中文+职业技能”本土员工培训课程,校企联合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库,共建海外产学研实训基地,在国际学历教育、专业标准认证推广等方面探索新路径,打造中外职业教育合作典范。
“我们立足‘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通过‘中文+制造’汉语桥线上活动开展中外人文交流,开办海外分校并招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实现人才的双向流动和互利共赢。”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部外事科科长牟小龙说,学校还建设百世物流海外(泰国)培训中心等,输送境外就业优秀人才500余人,打造“职教出海”新标杆。
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学生积极发挥专业优势,通过淘宝店销售烟台大樱桃、贝贝南瓜、烟薯等农产品,推动乡村农产品出村进城。2023年3月牟平区商务局主办的“好品牟平”抖音春季直播中,学校经济贸易系开设5大专场,甄选3家上市公司、10家龙头企业、近百款优质产品进行电商推介。直播间吸引顾客超17万人次,在线峰值7600人。此外,学校还与烟台蓬莱区等8个区(市)合作开展“校地牵手赋能乡村振兴”活动,承担校地融合项目7项,致力于研究新型智能化农业装备、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等,其中“基于食疗的慢性病防控服务平台”研发创新健康饮食产品90件,实现产值上亿元。
(闪电新闻记者 苏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