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全国职教信息 >> 正文

    汇聚家校社力量,健全体育培养体系

    发布日期:2024-11-13 18:24:46 作者:  编辑:管理员    点击:

    汇聚家校社力量,健全体育培养体系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家校社协同育人典型案例


    体育作为提升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一环,泸州职业技术学院长期以来,十分重视学生体育教育。近年来,学校通过汇聚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育人力量,构建了一套全面而深入的体育培养体系,旨在培养具有健康体魄、坚韧意志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

    一、学校主导,体育教育体系的全面升级

    学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体育工作,推动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着力让学生形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一是重构课程体系:从“教”到“育”的深刻转型。学校将体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的核心体系,构建“基础+特色+竞技”的多元化体育课程模式。基础课程强化体能与技能,特色课程结合专业特色,如酒业学院的“白酒酿造传统技艺与体育结合”课程,让学生实践操作的同时,体验体育的魅力。竞技课程则通过校内外赛事,激发学生的竞技热情,培养团队精神与拼搏意识。二是搭建竞技平台:从“观赛者”到“参与者”的身份转变。学校精心打造了一系列体育赛事品牌,如“萧秋”新生文化节、“玉章”体育文化节以及各类单项体育赛事,形成了“月月有赛事,人人可参与”的浓厚体育氛围。更重要的是,学校积极鼓励学生从赛事的旁观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通过亲身参与,深刻体验体育带来的激情与快乐,从而在内心深处播下体育的种子,让体育精神生根发芽。三是创新第二课堂: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行动”的无缝衔接。学校通过一院一品特色早操、多样化的运动社团等创新形式,将体育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实现了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行动的无缝对接。特别是结合专业特色的早操活动,如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的“编程操”,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还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实现了体育与专业的有机融合。

    二、家庭参与,体育教育空间的延展与深化

    在家校协同育人理念下,学校与家长充分沟通,激励家长主动参与学生体育教育。一是家长参赛:强化情感纽带,传递体育精神。学校邀请家长参与体育文化节、篮球联赛等活动,与家长组成运动队同台竞技,不仅增进了亲子间的情感交流,还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传递了体育精神的火炬。二是家长助教:共享体育资源,共育体育精神。学校充分利用家长的体育特长,邀请他们担任体育赛事的教练员或裁判员,共同培养学生拼搏进取、吃苦耐劳的精神。这种家校共育的模式,不仅丰富了学校的体育教育资源,还促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共同成长。三是亲子互动:拓展体育空间,培养持续锻炼习惯。学校开发了健美操、广场舞、小球类等适合亲子互动的体育活动,并通过家长群等渠道邀请家长参与学习,鼓励家长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陪同孩子运动。这种亲子互动的模式,不仅增强了家庭的凝聚力,还培养了学生持续锻炼的体育习惯和顽强的意志力。

    三、社会参与,体育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学校积极协调并整合当地社会的体育资源,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体育学习与发展平台。一是校地联动:举办高水平赛事,促进文化交流。学校与地方政府、体育协会及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策划并举办了一系列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如城市马拉松、青少年足球联赛等。这些赛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展示舞台,还促进了校地体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志愿服务:强化社会责任,提升综合能力。学校鼓励学生参与社会体育志愿服务,如社区体育指导、体育赛事组织等。通过志愿服务,学生不仅增长了见识,提升了能力,还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将体育教育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专业提升:打造体育人才摇篮,助力职业发展。学校与国内外知名体育院校、专业运动队及体育俱乐部建立合作关系,通过邀请专家讲座、组织专业培训、提供实习实训机会等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体育认证考试,获取专业资格证书,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为体育行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近年来,学校的体育工作得到省教育厅和四川省大学生体育协会赞誉,学生身体素质明显增强,竞技体育成果丰硕。我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全国比赛冠军1项,亚军3项,季军1项,获省级游泳金牌15块、田径金牌7块,游泳和田径在省内院校中排名第一,啦啦操、排球联赛、篮球联赛、乒乓球、健美操等赛项均获得省级一等奖。

    作者:邱有春、罗明全、吴兴江

  • 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
  • 山东省学校安全问题"随手拍"
版权所有@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地址:山东省单县开发区学院中路|招生办公室:0530-4682038,4682198 |党委办公室:0530-4682009,4682004|鲁ICP备12013444号

鲁公网安备 37172202371979号